小龍蝦網箱養殖靠譜嗎?
來源:本站整理 發布于 2020-06-29 18:51:55 作者:longxia 閱讀()
網箱可以養殖小龍蝦,不過不能長期的養殖,也不能大批量的養殖,全國很多養殖小龍蝦基地都在嘗試網箱養殖小龍蝦,不過都沒有成功的,現在市面上所說的網箱養殖或是立體養殖都是不靠譜的。
生存水體及水質要求
螫蝦的適應能力很強,從調查情況看,無論湖泊、河流、池塘、水渠、水田均能生存,甚至在一些魚類難以存活的水體也能存活。龍蝦對水體溶氧的適應能力很強,在水體缺氧的環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來,而且可以借助水中的飄浮植物或水草將身體側臥于水面,利用身體一側的鰓呼吸以維持生存。為了測定龍蝦對水體溶氧的臨界值,我們在實驗室用水族箱作了實驗,40cm×60cm 的水族箱放水深25cm。水中沒有龍蝦能夠附著的飄浮物,放人龍蝦后讓其逐漸消耗水體溶氧,當水族箱中龍蝦因缺氧死亡率達到73%時,測定水中溶氧為0.67毫克/升。
食性
龍蝦的食性很雜,各種鮮嫩的水草、水體中的底棲動物、軟體動物、大型浮游動物,及各種魚、蝦的尸體及同類尸體都是龍蝦的喜食餌料,對人工投喂的飼料也很喜食。在生長旺季,池塘下風處浮游植物很多的水表面,能夠觀察到龍蝦將口器置于水平面處用兩只大螯不停劃動水將水面藻類送人口中的現象,表明螯蝦甚至能夠利用水中藻類。
繁殖
龍蝦的交配季節一般在4月下旬到7月,群體交配的高峰期在5月。交配時,雌蝦仰臥水底,雄蝦位其上以螯足鉗住雌蝦前螯,步足抱住雌蝦將交接器插入雌體。交配時間10~30分鐘。我們在實驗里和市場最早觀察到抱卵蝦為5月28日和6月4日,8月份以后雌蝦群體開始大量抱卵,9月以后就有稚蝦孵出。稚蝦孵出后,全部附于母體的腹部泳游足上,在母體的保護下完成幼體階段的生長發育過程。我們在大豐市望龍港的龍蝦養殖區經9月、11月、12月三次挖洞取樣觀察,在母體的腹部泳游足上都附有生長到不同階段的龍蝦幼蝦,其中最大的龍蝦幼體體長已達1.O~1.1厘米?梢酝茢,從第一年初秋龍蝦稚蝦孵出后,龍蝦幼體的生長、發育和越冬過程都是附生于母體腹部,到第二年春季才離開母體生活?耸淆埼r這種繁育后代的方式,保證了后代很高的成活率。
掘洞習性
1、掘洞深度與速度
龍蝦掘洞的深度是決定其危害程度的關鍵因素。據我們對35例克氏龍蝦洞穴的實地測量,大多數洞穴的深度在50~80厘米,約占測量洞穴的70%左右,部分洞穴的深度超過1米,我們測量到最長的一處洞穴達2.1米。通常,橫向平面走向的龍蝦洞穴才有超過1米以上深度的可能,而垂直縱深向下的洞穴一般都比較淺。龍蝦的掘洞速度很快,尤其在放人一個新的生活環境中尤為明顯。我們在大豐龍蝦試驗地中,放人龍蝦經一夜后觀察,在砂質土壤條件下,大部分龍蝦所掘的新洞深度超過30厘米。
2、龍蝦洞穴的位置
龍蝦掘洞的洞口位置通常選擇在水平面處較多,但這種選擇常因水位的變化而使洞口高出或低于水平面,故而一般在水面上下20厘米處龍蝦洞口最多。但龍蝦掘洞的位置選擇并不很嚴格,在我們試驗基地,在水上池埂,水中斜坡,及淺水區的池底部都有龍蝦洞穴。
3、生存環境對龍蝦掘洞的影響
水體底質條件對龍蝦掘洞的影響較為明顯,在底質有機質缺乏的砂質土,龍蝦打洞現象較多,而硬質土打洞較少。在水質較肥,底層淤泥較多,有機質豐富的條件下,龍蝦洞穴明顯減少。但是,無論在何種生存環境中,在繁殖季節龍蝦打洞的數量都明顯增多。
網箱不適合小龍蝦生長習性。
養殖小龍蝦難在哪里
養殖小龍蝦有很多養殖戶都是失敗的,失敗的原因主要一般都是小白,沒有什么技術、經驗,出問題的時候找不到原因等,那么
養殖小龍蝦難在哪里呢?
一是苗種選擇問題?耸向r的繁殖比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過程在洞穴中完成,有在腹部抱仔子習性,其本身的懷卵量就較小,一般在100粒~700粒,一只親蝦也僅能育出數十只、最多也只有一二百只子蝦,因而限制了苗種的規;a。
二是飼料問題。對克氏螫蝦的食性缺乏研究,還沒有飼料廠有專門螯蝦料供給。養殖中當食品不足或營養失調時,克氏螫蝦有自相殘殺的習性,硬殼蝦對軟殼蝦的侵襲相當厲害。
三是病害問題。自然水域中固然克氏螯蝦抗病能力較強,不易得病,但進行高密度養殖之后,各種環境因子錯綜復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病,甚至全軍覆沒。
四是掘穴問題?耸向r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喜歡穴居生活,所以對池塘埂的破壞相當嚴重。
小龍蝦養殖的四大注意事項
一、調水解毒
稻稈腐爛、清塘、殺青苔、殺蟲、底泥釋放等帶來的毒素以及含有毒素的外源水,直接影響小龍蝦苗種的成活率、蛻殼及生長。嚴重時會引起小龍蝦打洞、上草、爬邊,甚至死亡。
二、定期肥水,培養浮游生物。
(1)穩定水質,為小龍蝦苗提供充足的天然餌料。
(2)肥水溶氧豐富,穩定積溫,利于小龍蝦吃料。
(3)肥水長草,養殖前期正值水草生根發芽旺盛期,對營養的需求較大,需要定期持續施肥。
(4)肥水能夠有效抑制青苔,還能避免水清水瘦對小龍蝦苗帶來的光照刺激。
三、控制密度
小龍蝦養殖過程中,需要保持合理密度,密度過高或過低都對養殖無益。一定的池塘條件,對生物的承載量是有一定的限度的,當池塘承載的生物對水質的污染超過池塘調節能力的時候,就會帶來一系列的養殖問題。
小龍蝦密度過高時,易出現底質水質惡化、缺氧上草死亡及水草大量被夾斷等情況。在每年5月份小龍蝦發病階段,密度過高會加劇小龍蝦的交叉感染,加大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密度高的池塘,要加大增氧力度,及時起捕一部分小龍蝦,減少密度過高對養殖帶來的負面影響。
四、早投喂
小龍蝦苗的成活率很大程度上跟前期的營養積累有關,適量的投喂能增強小龍蝦苗體質,提高小龍蝦苗種抗應激能力。當水溫比較低的時候,蝦苗雖然很少攝食,但是不代表不攝食。
尤其當氣溫回升后,小龍蝦食量逐漸增加,開春要注意及時調整投喂量。早投喂能提前“早蝦”的上市時間,穩定效益,降低養殖風險。
推薦閱讀:
【曝光】淡水小龍蝦養殖存在的6大誤區
養小龍蝦風險有多大?
養十畝小龍蝦一年能掙多少錢
小龍蝦繁殖快嗎?
目前養殖小龍蝦批發一斤多少錢?
一畝放多少小龍蝦蝦苗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