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龍蝦三年虧本的經驗教訓
來源:本站整理 發布于 2020-06-29 18:51:55 作者:longxia 閱讀()
小龍蝦那么火爆,市場供不應求的,所以帶動一大批小龍蝦養殖戶,養殖戶有賺到錢的,也有虧錢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養殖龍蝦三年虧本的經驗教訓。
龍蝦養殖是一項前景很好的養殖項目,有的養殖戶平均畝利潤高達千元,但也有養蝦 虧本的情況出現,甚至有的養殖戶嚴重虧損。下面就養蝦虧本的原因給大家介紹幾點。
龍蝦養殖虧本的原因:
(1)清塘不徹底,導致池塘中有毒有害物質嚴重超標,使得龍蝦養殖虧本。清塘不徹底會導致結果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嚴重超標,蝦苗放養后,攝食不正常,生長緩慢。即使經常用底質改良劑和有關生物制劑進行調節,但因致病原潛伏于池底淤泥中,養殖中蝦病頻發,多次用藥效果都不佳,導致成蝦規格下、產量低、成本高而虧損。
(2)池塘條件較差也會導致龍蝦養殖虧本。池塘條件決定著池塘的抗災害能力,未經整理的池塘,池埂保水防洪能力較差,塘底高低不平,取水水源也不理想,蝦苗放養后不久遇到風情,部分池埂缺口漫水,雖用網具應急攔阻,結果混進了野雜魚、蝦,風期過后,已無法清除,野雜魚、蝦與小龍蝦爭食、爭氧、爭空氣,投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3)蝦苗的質量不過關,導致養蝦入不敷出,出現虧本。質量差的蝦苗未經檢疫,往往帶有病毒。放養后,當蝦長到2-3cm時開始發病死蝦,致養蝦塘暴發蝦病,用藥物治療無濟于事。
(4)飼料質量差。一些養蝦戶片面為了節約成本,選用價格低廉的劣質飼料,營養成分不全面,配比不科學,造成營養不良,嚴重影響蝦苗生成。
(5)病害防治不規范。一些養殖戶沒有按操作規程進行飼養管理,在清塘、消毒、投餌、水質管理和病防方面不規范,造成養殖期間蝦病不斷,而且病蝦發生后病急亂投醫,普遍存在濫用藥、亂用藥現象,不僅治不好蝦病,還造成了水質惡化和藥物殘留問題。
以上就是龍蝦養殖虧本的原因介紹,僅供參考。如果你還有更多養殖失敗的原因,歡迎一起交流很探討。
探究養殖龍蝦養殖虧盈背后的真相
近年來,小龍蝦養殖可用四個字形容:紅紅火火或蒸蒸日上!養殖面積高速增長,各種資金沖刺入場,餐飲行業人滿為患,價格創出歷史新高。
賺錢的人當然很幸福,但是還有人虧的一塌糊涂!虧本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盈虧的根本是要找到盈虧平衡點。賺錢虧本的公式很簡單,即:利潤=收入—支出。
分析
一、收入
小龍蝦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小龍蝦的銷售收益,當然蝦稻養殖還有稻谷的收益,蓮藕蝦混養還有蓮藕的收益,精養池還有草種的收益,蝦蟹混養輪養的有螃蟹的收入等?墒浅诵↓埼r的收益是波動的,其他基本是可預期的。
小龍蝦銷售收入=產量X價格
收入上不來,要么是產量不達標,要么是價格賣不好,產量和價格都沒上去,那就收入更差了。
(一)價格
1.影響價格的因素
1)市場
小龍蝦的市場價格是有規律可循的。從歷史價格來看,每年稻蝦大上市及螃蟹大上市季節,價格最低。
2)規格
市場有分級賣的,如兩蝦、7~9錢蝦、5~7錢蝦、3~5錢蝦、蝦苗、庫蝦等,也有打統貨的?傮w而言,規格越大,價格越高。
3)質量
小龍蝦質量是關鍵所在,青殼白肚肉多鮮亮活力強的價格高,鐵殼蝦價格差,黑殼身臟無肉價格低,無活力及死蝦價格最低,甚至無人要。
4)數量
一次性出產數量越少,蝦販越不重視,價格給得也越低。反之,你出產的數量越大,在市場中越有影響力,你的價格會越高。
5)時間
販子喜歡長期供貨的養殖老板,出貨的天數越長,你在他們心中的位置就越重,價格給的相對就要高。反之,一年出不到幾次貨,蝦販能殺砍你一次算一次,價格固然好不到那里去。
6)競爭
同一縣區,肯定不止一個蝦販,給出的價格肯定也不一樣。因為蝦販各自的銷售渠道、經營理念、市場把控、為人處事等各不相同。
2.提高價格的對策
1)生產安排
針對市場兩個時間段的低價格期,在生產安排上就要錯開這個時間段將成蝦上市,要么將規格養大提前上市,要么延后上市。
2)養大規格
根據大規格總是有高價的規律,稀養速成,即降低放養密度,養成最低7錢的規格,雖然一茬產量不高,但稀放速成,縮短養殖周期,可多養幾茬,全年整體產量還是很可觀的,效益自然也不差。
3)注重質量
小龍蝦的質量主要取決于水體環境、底質、水草和飼料質量等。
4)夏冬出蝦
高溫和低溫因小龍蝦有越夏、繁殖和越冬而打洞的習性導致捕撈困難,所以這期間的價格要高很多。
5)銷售有方
當有產量有規格有質量的時候,不妨多到幾個蝦販去走動一下,選擇高價再出售。
(二)產量
產量分總產量和凈產量?偖a量=放苗數量x成活率x出產規格。凈產量=總產量--投苗數量x投苗規格。
1.影響產量的因素
1)放苗數量
投放小龍蝦苗的數量直接影響到產量,是產量的第一重要因子。數量多,則相應產量要高,反之則產量低。
2)成活率
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產量。成活率越高,則產量越高。
3)出產規格
出產規格的大小與產量成正相關,即規格越大產量越高。
4)飼料
小龍蝦的生長主要靠飼料提供的營養,因此,飼料是影響產量的重要因子。凈產量=投飼總量/餌料系數。
5)疾病
疾病(含水質、毒物等引起的應激及死亡,下同)的發生,直接影響小龍蝦的成活率,因此間接地影響到了產量。
6)捕撈
產量的多少,捕撈是關鍵。捕撈工具的好壞影響了當季的產量,捕撈次數的多少決定了全年的產量。
7)溫度
小龍蝦在盛夏和冬季都會進洞越夏和越冬,這兩個季節基本不長。只有在適宜的溫度下,小龍蝦才會生長,才可能會有凈產量。
2.提高產量的舉措
高產不一定有高效,我們提倡在一定產量的基礎上,輕產量,重效益。
1)放苗數量適度
投放小龍蝦苗的數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據水體環境、計劃上市時間、管理水平、市場價格等因素來綜合訂制。
2)有效提高成活率
成活率的提高措施有很多,比如:就近采購蝦苗、購買優質的規格齊整的家養苗、投放大規格苗、補新水、換水、調水、解毒改底、及時補鈣、提前防病、及時治療、及時上市等。
3)根據市場養規格
不論產量如何,最終以盈利為目的。即使無法盈利,也要及時止損。
4)投喂膨化飼料
小龍蝦因腸道極短,因此對飼料原料的顆粒大小和消化吸收率要求較高。所以,飼料超微粉是必須的。同時膨化飼料易于被小龍蝦吸收,而普通顆粒料是半熟料。
5)有效防控疾病
所有疾病都重在預防。無病早防,有病早治,是有效防控疾病的總原則。
6)合理輪捕輪放
輪捕輪放分一次放足多次捕撈和多次投放多次捕撈。
7)延長生長時間
針對小龍蝦高溫越夏、低溫越冬均不長的生理特征,可在夏季高溫提供遮陽物降溫,在冬季低溫期搭建溫室(棚)升溫,這樣就改變了小龍蝦的外部環境,讓其在高(低)溫重新恢復生長。這樣一來,高(低)溫季節都利用上了,因此產量肯定就會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二、支出
小龍蝦養殖支出項又稱為成本。小龍蝦養殖的成本主要由飼料、基建、水草種、藥物、肥料、種苗、機械、水電、人工、捕撈設備、租金、利息等組成。這其中又有不變成本和可變成本之分。
(一)不變成本
不變成本主要有:基建、租金、捕撈設備、機械等。這類支出無法免除,只是多少的問題,但也是個固定的可預期的金額。
(二)可變成本
可變成本有:飼料、水草種、藥物、肥料、種苗、水電、人工、利息等。
(三)節支對策
1.草種自給
小龍蝦養殖中,主要水草品種有伊樂藻(俗稱吃不敗)、輪葉黑藻(俗稱燈籠草)、苦草(俗稱扁擔草)等。這些品種生命力強,可自行繁殖。留部分面積選種,不僅能解決次年養殖對水草的需求,而且市場對草籽有一定的需求量,還可以增加收入,一舉兩得。
2.種苗自給
不論是大面積還是小面積,做到種苗自給是不成問題的,關鍵在于有規劃按步驟進行。這幾年,市場對種苗的需求量很大,種苗自給,不但解決了自身對種苗的需求,還可以對外銷售增加收入來源。如此一來,種苗成本基本沒有了。一般而言,只要是第一年在五月一日前進過苗養過小龍蝦的,管理方法得當,第二年苗種只會有多的。
3.調水改底
這是整個小龍蝦養殖中最有技術含量的環節。小龍蝦為底棲動物,對底層水質、底質的要求相對要高些。我們提倡以微生物菌調水改底為主,雖然效果來得慢些,但持續時間要長些,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正面的要遠大于負面的,對小龍蝦而言屬于低應激的一類。如果水源方便,水源無害無毒,適當換水,多補新水是最好的辦法。環境好了,小龍蝦生長速度快,脫殼周期短,規格大,質量好,產量高,售價自然就高些,從而間接節約了成本。
4.藥物慎用
我們始終提倡“防重于治”,防病的成本即使略大于治療的成本,但畢竟小龍蝦還在,還有博弈的機會。而一旦發病,往往是機會都不給你,小龍蝦死得一塌糊涂,藥錢花下去了,小龍蝦也沒了。防病工作重點在于通過調水改底改善小龍蝦的生活環境,通過合理補鈣減少軟殼及脫殼不遂,通過適量補維生素微量元素抗應激因子黃芪多糖等類補物強身健體,讓小龍蝦健康生長。
5.優選飼料
飼料的選擇是降低成本的關鍵因素之一。比如,6500元一噸的飼料餌料系數只有0.8,則斤蝦飼料成本只有2.6元。而4200元一噸的飼料餌料系數為1.5,則斤蝦飼料成本為3.15元。僅飼料一項,斤蝦成本高出了0.55元。一般而言,在同等管理水平下,膨化飼料斤蝦成本要比顆粒飼料低0.2元以上。即使是成本相當或略高,因為膨化料具有生長速度快,能縮短與顆粒飼料比,養成同等規格的養殖時間而提前上市,搶占市場高價先機,往往就不是一斤蝦高出3元的價了,所以,小龍蝦飼料首選膨化料。
小龍蝦養殖大批量死亡教訓視頻
推薦閱讀
小龍蝦養殖血淚經歷沒技術沒經驗還是少碰為妙!
小龍蝦養殖血淚經歷說來都讓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