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
沼蝦養殖注意事項有:清野、防寒、投喂、增氧、注水、放置隱蔽物等。
一、清野
羅氏沼蝦苗種放養一般規格0.7cm至2cm之間。由于苗種小,活動能力弱,抵御敵害能力差,因此要求放養池塘一定要嚴格清野,做到徹底清塘、過濾水質、堵塞漏洞,防止一切敵害生物進入,保證蝦苗正常生長。目前,有些養殖戶不注意這方面的管理,養蝦池中蝌蚪、青蛙、野雜魚甚多,清野不徹底,是壞苗成活率低、經濟效益差的主要原因。
二、防寒
北方地區羅氏沼蝦放養時間為五月中、下旬。此時晝夜溫差大,時有寒流影響。所以養殖戶一定要備有防寒設施,保證水溫達到20℃以上。目前部分養殖戶將購進壞苗不經過中間培育直接放入養殖池中,這種做法的缺點:
一是大面積放養壞苗管理困難,尤其加設防寒設備更困難,體弱蝦苗容易死亡;
二是壞苗成活率不能準確計算。所以,建議養殖戶在有條件情況下都要采取中間培育,提高蝦苗成活率。
三、投喂
羅氏沼蝦幼體時期,由于苗種小,活動能力弱,經常匍匐在水底很難觀察。初養壞戶容易產生錯誤想法,認為每天投喂餌料,卻看不到蝦苗活動,誤認為都死了甚至盲目地中止前期飼養管理,影響蝦苗正常生長,失去蝦苗生長的黃金時期。因此,養殖戶一定要抓緊前期飼養管理,做到定時定量多點投喂,加大傍晚投餌量,滿足蝦苗生長需要。
四、增氧
羅氏沼蝦每次脫殼,蝦體伏在水底大約要2-3天,因此要求池塘中溶解氧不得低于3mg/L,尤其在8-9月份蝦的生長旺季,水溫和氣溫都較高,陰雨天氣多,更需要注意池塘中溶氧變化,防止缺氧。一養蝦戶在8月20日,經過連續兩天陰雨后,第三天池邊附著大量羅氏沼蝦并且有部分死亡。觀察蝦體,外殼白色柔軟,色素甚少,體長均在8-10cm,損失很大。
五、注水
調節水質是飼養管理的重要環節,適當增加蝦池沖水次數,不僅可以改善水質環境,而且還可以刺激羅氏沼蝦的脫殼生長,是行之有效的增產措施。每隔7-10天沖水一次,每次增高水深5-15cm,并且要求有水流。
六、放置隱蔽物
羅氏沼蝦具有獨占地盤,相互殘殺以及喜攀附在其它物體上的習性,尤其脫殼時需要有隱蔽物遮擋。因此,在羅氏沼蝦養殖過程中隱蔽物必不可少,且要求有一定數量,最好選用不易變質的材料,如棕、竹片等。
羅氏沼蝦好養嗎?
羅氏沼蝦其實是很好養的,但你也需要掌握其養殖技術方行。
羅氏沼蝦養殖周期多長?
羅氏沼蝦的生長周期較短,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一般只需生長4-5個月即可達到商品蝦的標準。
利用塑料大棚培育早繁蝦苗,5月至8月中旬飼養前季羅氏沼蝦,8月中旬至10月再養后季羅氏沼蝦;或者6~9月前季養羅氏沼蝦,10月至翌年5月再養一季青蝦。這樣,一年養殖兩季蝦,可以充分利用養殖水面和飼料資源,以大幅度提高池塘養蝦經濟效益。

羅氏沼蝦,又名馬來西亞大蝦、淡水長臂大蝦,是一種大型淡水蝦,原產東南亞。它具有生長快、食性廣、肉質營養成份好,以及養殖周期短等優點。自本世紀6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羅...[詳細]
- 20-06-29 / 羅氏沼蝦養殖技術 / 閱讀:4241